- 中文名
- 备前烧
- 所在地
- 日本
特色工艺
播报编辑
备前烧所使用的陶土取自于稻田里的泥土,含有很高的铁的成分。因此,陶器在摄氏1200度的高温下连续烧几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的颜色。另外,师傅利用红松木来烧陶器,红松的灰烬粘在陶器上,就会形成特别的纹样。
传承
播报编辑
近世备前烧的五大名家是:金重陶阳(1896-1967)、藤原启(1899-1983)、山本陶秀(1906-1994)、藤原雄(1932-2001年)伊势崎淳(1936- ),八炽家族等他们是复兴备前烧的重要力量。
分支
1千多年过去,冈山的备前烧还是坚持使用“登窑”烧陶,更坚持一定得用“赤松木”当燃料,没有釉色的古朴陶具、简单的造型,再加上赤松木的油脂与落灰自然卡在陶器上,也因此让备前烧依旧维持古朴,并在古朴中有着自然形成的千变万化。到日本冈山,一定不要错过观赏备前烧。
整个日本共有6大古窑,包含滋贺县的信乐烧、福井县的越前烧、爱知县的常滑烧与濑户烧、兵库县的立杭烧,以及冈山县的备前烧。其中,冈山因为本身拥有土质优良的黏土,加上曾有皇族定居于此,经常需要祭典用具,备前烧也因此逐渐发展。
由于许多窑场都改成“瓦斯窑”,以瓦斯精准的控制温度、在干净的窑里烧出上了漂亮釉色的陶瓷,也因此让陶瓷器反而失去古朴味道。反之,苗栗的材窑就是以相思木当原料,花上10几天慢慢加热、冷却,等到出窑后,相思木的落灰就会自然卡在陶器上,让每个陶器都有不同的花纹,加上造型古朴,配上桐花特别好看,也因此让这些年来的苗栗生活陶一路走红。
冈山备前烧也是同样的原理。备前烧采用登窑,意即这样的窑是由低向高慢慢建起,如同登山般慢慢往上,也让温度可以集中不浪费。接着,采用当地最多的赤松木当原料,让赤松木的落灰与油脂自然卡在陶器上,最后配合生活实用品与古朴的造型,就这样让备前烧呈现一种优美的古朴和风味。而由于赤松木富含铁质,因此备前烧大多有着黄、褐色的外型,加上木材燃烧较慢,一般瓦斯窑大约只要3天就可烧窑完成,备前烧却每次得要花上10天到14天,每次用掉10公吨的赤松木燃料,才能把窑加热到1200度来烧陶。
在当地已有400年历史的桃蹊窑窑主木村英昭表示,备前烧发展于1000多年前,千百年来当地窑场一直维持着30到100间上下,到了1960年代的昭和时期因为日本经济重建与起飞,加上新干线开通行经冈山,因此让窑厂一口气增加到400多家,后来依然留有200多家。(图/日本冈山备前烧造型古朴,但自然落灰却让烧出来的东西色泽都各自不同。)
文化
播报编辑
备前烧节
(Bizen-yaki Matsuri (Bizen Pottery Festival))
可以在人行徒步区边散步边享受购物的乐趣。有绞车挑战,绞车体验和备前烧小町(代表备前美女之意)表扬仪式等活动以外,节日前夜的庆祝活动中,展开一连串的手持绯红色火把列队沿着伊部的街中前进的“火把墙”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