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城指筑有城墙的皇宫,亦指围绕帝王或侯国宫室院落的城垣,通常被皇城包围或位于其北部,主要作为帝王居所及政务区域。中国古代都城多采用多重城垣结构,如北京紫禁城即为明清宫城实例,其城墙高10米、护城河宽52米,设午门等四门及角楼,布局遵循“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古制 [1] [6] [8]。宫城规划多体现“择中立宫”“中轴对称”理念,名称如太和殿等反映“守中致和”文化追求 [3] [7]。
宫城形制可追溯至夏代晚期偃师二里头遗址,历代持续发展。汉魏洛阳城宫城轴线发现显阳殿遗址,殿基居中偏北,永巷连接朝殿区与池苑区 [5]。北宋东京宫城周长2.5公里,设丹凤门及朵楼、阙楼,主殿呈工字殿形制 [2]。辽上京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呈方形三门布局,存东向轴线建筑遗址 [9]。考古发现如偃师商城宫城城门、隋唐洛阳城轩廊围合宫院及周原遗址三重城墙,均揭示古代宫城空间格局演变 [4] [10]。
- 中文名
- 宫城
- 释 义
- 筑有城墙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