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鋐(2025-08-06—2025-08-06),字宣之,号诚斋,晚号蓉东,又号石耳山人。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祖籍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明朝中期大臣,唐朝越国公汪华之后。 [30]
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广东海道副使率军对佛朗机海盗作战,取得屯门海战胜利。此间,曾上疏建议朝廷重边防,兴水利,引进推广使用佛朗机铳。嘉靖元年(1522年),任广东右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务。嘉靖八年(1529年),回都察院管事,改任刑部右侍郎,又以首进甘露献媚世宗,升右都御史。嘉靖十一年(1532年),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三年(1534年),授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权倾一时。嘉靖十四年(1535年),因事失宠,免官归里。 [37]嘉靖十五年(1536年)七月,汪鋐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赠少保,谥号荣和。 [30]
(概述图来源:取自婺源大畈“昭恩楼”藏书 [39])
- 全 名
- 汪鋐
- 字
- 宣之
- 号
- 诚斋、蓉东、石耳山人
- 谥 号
- 荣和
- 所处时代
- 明朝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初入仕途
成化二年九月十八日(2025-08-06),汪鋐出生于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30]他六岁入学,十岁随父在学宫读书。 [30]
正德五年(1510年),汪鋐升任南京刑部员外郎。 [32]
治理广东
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汪鋐由刑部员外郎升任广东按察司佥事。 [1]
正德十年(1515年)八月,汪鋐升任广东按察司副使。 [2]十一月,汪鋐被人弹劾。当初,广东海上有几百名盗贼屡次侵入广海卫城劫掠,却没有人敢捕捉他们。偶尔抓到一名盗贼送到官府,指挥赵莹、朱椿就轻易地释放了他。这时巡按御史将赵莹等绳之以法,并且弹劾了守巡参政张恩、副使汪鋐、兵备佥事程文隐瞒贼情,以及都指挥欧儒、布政使方良节、按察使汪获麟没有举荐和考察,都应当查办。明武宗下诏宽宥了他们,仍处以停俸等惩罚。 [3]
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汪鋐升任广东按察使。 [4]
嘉靖四年(1525年)八月,汪鋐改任浙江右布政使。 [5]
掌管院事
嘉靖七年(1528年)三月,汪鋐上奏说:“今年元旦,甘露降于福建长泰、龙溪等县。”明世宗说:“看奏折,把甘露当作祥瑞,是我仁孝感动上天的征兆,我怎么敢承受?我并非喜好祥瑞,然而天意难违,人不敢违背。我只有奉天求保佑百姓万物,来答谢神灵赐福,所进献的甘露,恭敬地荐举到祖庙。”于是,明世宗赏赐给汪鋐白银、文币。 [7]
嘉靖八年(1529年)三月,明世宗命汪鋐回到都察院管理事务。 [8]九月,汪鋐升任刑部右侍郎。 [9]十二月,明世宗将汪鋐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主持院务。汪鋐上疏推辞,明世宗说:“你老成正直,一向有风采法度,总宪这个重任,特此任用你,不准推辞。不久,汪鋐上奏:“我之前在广东,亲眼见过佛朗机铳,可以远距离克敌制胜,多次建立奇功,请求按照广东的样式制造。”兵部复议,诏令制造三百门,分发给各边关。 [10]
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汪鋐上疏说:“皇上举行旷典,亲自从事农耕蚕桑,为天下人民做出表率,又颁示祖训,列出条目,刊布天下,命令百姓在秋季收成之后,必须节俭爱惜粮食,不得贱弃以备凶年歉收。这是教导百姓勤俭节约,矫正风俗,强固根本的方法,是恩德极为深厚。只有昔日高皇帝写下《大明令》及《礼仪定式》,念念不忘对品节限制之法进行改革,以遏制民间纵欲败度的弊端。如今虽然还有法令存在,但风俗却日益奢侈,请求将法令所载及皇上所指示的深远用意通行禁约。凡是官民服饰、器用、室宇及宴会游玩之类,但涉及品制之外的,有关官员都以违禁罪论处。这个法令从富贵人家开始实行,如果有越轨犯禁而台臣不举的,就以不称职论处并降职。”明世宗说:“礼是用来辨别上下、稳定民心的,所以官民服饰、房舍、器用、祖宗都有品第等级的规定,写为定式。近来贪婪的官员和豪民越级犯分,日益奢侈,克剥兼并,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于是明世宗命令在京城的巡城御史和在外地的巡按御史检察不法者,列出罪状上报。 [12]五月,山西巡盐御史王宣推荐了五十二名下属官员。汪鋐弹劾王宣推荐过于泛滥,说:“现在边境粮储不足,没有统一的筹划;延绥发生大饥荒,却一句也没有提到。他故意违抗圣命,贪图个人恩惠。应该将王宣罢免以端正风纪。”得到圣旨后,王宣被革职闲住,他推荐的官员仍由巡按御史核实其贤能与否后上报。 [13]六月,汪鋐上奏:“陕西巡茶御史陈情举荐人选多余且杂乱,背离了明旨,而且陕西按察使姚文渊贪污的劣迹广为人知,还再次被举荐,请按照近日御史王宣的例子,罢免他的职务以警戒将来者。”朝廷下诏:“革除陈情的职务,姚文渊命令吏部查访实际情况上奏。”不久,姚文渊也被罢免了职务。 [14]十月,汪鋐升任兵部尚书,仍然兼任右都御史,提督团营军务。 [15]
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汪鋐上奏说:“最近,弋阳王朱拱樻请求重新设立江西巡抚都御史。我因此咨询江西的情况,了解到该地区控制吴地连接楚地,跨越淮河,位于桃源、彭蠡之间,盗贼常有出入。同时,民众多且诉讼频繁,赋税拖欠、劳役繁重。弋阳王的请求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只是这件事。另外,南京的各个部门的文皇帝的制度已经确定,近期虽有删减但不久又恢复,导致很多事务费用被搁置不用,为何要吝惜这点小费用而妨碍大局呢?其他中央和地方官员也有很多适宜恢复的职位。”请求下令吏部商议。于是吏部建议恢复设立江西巡抚,而两京的堂上官则恢复通政使司提督誊黄右通政一员、太常寺提督四夷馆少卿一员、南京通政使司参议一员、南京太仆寺和光禄寺少卿各一员;在京师属官恢复礼部铸印局副使一员、刑部主事六员、顺天府通判二员。明世宗批准了他的奏请。 [16]七月,加官太子太保。 [17]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汪鋐上疏说:“最近广东高州的盗寇攻击城池、抢劫官库,肆意屠杀掳掠,无所忌惮。都是因为巡抚、按察使、守备和巡逻等官员疏忽懒惰,不能按时巡视所辖地区,才导致盗寇猖獗。特别是高州府署的印章通判徐文昇贪赃枉法,是盗寇的媒介。现在倭寇正在窥视浙江,而守备官吏却毫不警觉,原任广东右参政朱鸣阳因办事不力被降职,现在又升任管理浙江藩司,我担心上下官员会因循守旧,最终会无法遏制。请革除徐文昇的职务,审查他的罪行,命令主管官员不要离开自己的辖区以确保防守。”明世宗认为海边发生事故都是守备、兵备、海道等官员不称职所造成的,命令各位官员各自驻守所辖要害之地,认真巡逻防守,违者由按察使弹劾治罪,革除徐文昇的职务,关进监狱听候审查,朱鸣阳勒令退休,仍然执行以往沿海地区一体加强申明法令严格防守的政策。 [18]
进阶部职
嘉靖十一年(1532年)九月,汪鋐改任吏部尚书。不久,汪鋐上疏说:“京城各部门官员职位有缺,推举补任人才称难,而很多地方退休、闲居、养病等项的官员中有经验丰富、公众舆论赞扬的人,应该起用他们。”明世宗回复说:“看了你的奏疏,充分显露出你爱惜人才的本意,按你的建议去办。” [19]
嘉靖十二年(1533年)三月,汪鋐因考察而自陈请求免职,明世宗优待诏书褒奖挽留他,并告谕他尽心甄别普通官员,以符合用人的治国意图。 [23]
嘉靖十三年(1534年)闰二月,汪鋐上疏请求暂时停职,照顾圣上身体,明世宗赞扬他的忠心和敬爱,回复批示同意。 [24]七月,明世宗命汪鋐兼任兵部尚书。 [25]
免职致仕
嘉靖十五年七月七日(2025-08-06),汪鋐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30]闰十二月二十日(2025-08-06),朝廷得到汪鋐去世的消息,于是下令按照规定祭祀安葬,赠少保,谥号荣和。 [28] [30]
主要影响
播报编辑
军事
15世纪末,佛朗机在广东沿海进行一系列海盗式活动,还不时出兵骚扰中国南方,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安定。正德十六年(1521年)八月,汪鋐奉命指挥对“佛朗机”(明代对葡萄牙人的称呼)作战。汪鋐领导广东沿海军民,一举将侵略者赶回满剌加,史称“屯门海战”。“屯门海战”的胜利对明朝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欣喜,作为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汪鋐也表现出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31]
发明
嘉靖四年(1525年),汪鋐制造蜈蚣船,底尖面阔,两旁有40支桨,如蜈蚣之足,船速极高。船上架设火器、佛朗机镜管,用于近海作战。 [36]
历史评价
播报编辑
冯恩: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鄙夫壬人,敢于为恶,巧排正士,明报私讐,纳款佯诚,文奸饰险,此方今天下第一恶毒小人也。臣待罪留都,每读其辩讦章十一,闻其行事奇怪,如鬼如蜮,不可测度,每欲求面陛下一辩其奸。但臣尝特疏论劾,指其阿附权门、纵子纳贿之状矣,遂以小人疾之已甚,恐生厉阶而止。今鋐之奸愈肆,臣亦何惜一死而负陛下也。且鋐动言人以私怨,欲倾陷之以欺陛下。臣于鋐非有私怨也,顾天下公义决不可掩君父,决不可负君子小人,决不可并立于明时耳。夫都察院为纪纲之首,陛下不早易之以忠厚正直之人,万一各差御史,求合称职,效尤刻薄,以败坏天下,輘轹小民,其为邪乱之彗,顾不大哉!此鋐尤当急黜者也。夫左右大臣,邪正得失,大略如此。此非臣一人之私也,天下共闻共见之公也。但张孚敬之奸久露,汪鋐、方献夫之奸不测。奸不可测,乃奸之深者。自古大奸能不使上知其奸,然后得肆其奸。使知其奸,去之何难。臣见三人声势相倚,而献夫、汪鋐近来威福声势尤不可当。陛下欲去张孚敬而不去此二人,天下之事未可知也。臣谓张孚敬根本之彗也,汪鋐腹心之彗也,方献夫门庭之彗也。三彗不去,百官不和。 [22](《明世宗实录》引)
徐阶、张居正等:鋐初以才略见称,折莭取声誉,善窥时,好为取舍……鋐有干局,内行修洁,执宪秉铨,多所建论,数汰去不称任者,朝廷为肃然。然性倾狡,好以智阴阳人主,外示强真,而内以软媚取悦。当其蒙幸恩遇,台谏诸臣起而攻之者,亡虑数十人,咸见谴谪,有杖死者。而鋐每遭论列,輙强辩自白,指其人为报复。 [29](《明世宗实录》)
杨名:臣惟吏部诸曹之首,尚书百官之表,而汪鋐者,小人之尤也。鋐心行反覆,举动乖张,志惟务于逢迎,私必期于报覆。使在位日久,益以逢迎之巧,济其报复之私,其为害可胜言哉?此鋐之不当用也。 [21](《明世宗实录》引)
轶事典故
播报编辑
据《万历野获录》记载,汪鋐原先在广东任职时间最久,因为得以结交方献夫、霍韬二位议礼大臣,由他们引进张璁之门,更成为生死之交。汪鋐掌管都察院,担任都察院长官,又以吏部尚书兼任兵部尚书,都是张璁出的力。此后,偶然因为小小的原因失去张璁的欢心,张璁命令守门人拒绝汪鋐,不许他求见。汪鋐没有办法,于是租赁张璁住宅邻近的空房子,在墙上挖了一个洞穴而进入张璁的庭院,伺候张璁将要出门时,拉着张璁衣服流着眼泪跪在台阶下磕头。张璁惊骇而笑,虽然对待汪鋐仍和以前一样,然而内心鄙薄他,不久将他赶出了朝廷。 [38]
人际关系
播报编辑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先辈 | 远祖 | 汪华 |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归唐后,被授总管歙、宣、杭、睦、饶、婺六州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 |
曾祖父 | 汪樯 | 出身于贫苦农家。 | |
祖父 | 汪焕 | 常为乡里父老伸张正义,到县里交赋税时,曾向县官诉说农民的艰辛,得罪了胥役,遭其迫害。 | |
父亲 | 汪俨 | 字仲温,号北山翁,弘治六年(1493年)登乙榜,选为江西德兴县教谕。 | |
平辈 | 妻子 | 程氏 | 封一品夫人。 |
子辈 | 长子 | 汪云瑞 | 贡士。 |
次子 | 汪云程 | 号中山子、中山逋吏、栖闲居士,以父荫历官广平府通判。 | |
参考资料:《明少保吏部尚书谥荣和汪公扩志》等 [30] [32] |
主要作品
播报编辑
汪鋐在广东期间,曾上了几道奏稿,除有关抗击佛朗机、引进推广使用佛朗机铳的三篇外,还有《题为重边防以苏民命事》《应诏陈言以弭灾异事》《奏为兴水利以救民患事》等九篇,可谓关心民瘼,建言诤诤。 [31]
史料索引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