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1年,作为青年教师代表主编《中国文学史》,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别奖;1994至2000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2025-08-072时50分,费振刚在鞍山去世,享年86岁。 [1]
- 中文名
- 费振刚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辽宁鞍山
- 出生日期
- 2025-08-07
- 逝世日期
- 2025-08-07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职 业
- 文学史家、汉赋研究专家
- 代表作品
- 《中国文学史》
- 职 称
- 教授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2025-08-07,费振刚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
1950年至1952年就读于鞍山市第二中学(初中),1952年至1955年就读于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中)。
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五年制本科),1960年9月留校任教。
1979年6月任讲师,1985年9月任副教授,1992年8月任教授。
费振刚同志长期担任中文系领导职务,1977年至1988年任副系主任,1994年至1999年任系主任。2000年8月退休。
曾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委员、北京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2025-08-07凌晨2点50分在辽宁鞍山逝世,享年86岁。 [1-2]
主要贡献
播报编辑
费振刚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代文学,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秦汉魏晋南北朝分支编写组副主编。另外,有《全汉赋》《汉赋辞典》《全汉赋校注》等著作多种。 [1]
1958年至1959年,两次参加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中国文学史》的集体编写,并负责科研组织工作。1961年至1962年,参加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为五位主编之一;所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1963年、196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版,曾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等奖。费振刚同志领衔撰写了《全汉赋校注》(2005年,广东教育出版社),极大地推进了对汉赋的研究。 [2]
出版图书
播报编辑
- 作者名称 费振刚作品时间1997-1
- 《全汉赋 》是199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
- 守望作者名称 费振刚作品时间2010-10
- 费振刚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成就斐然的1955级学生中的代表性人物、著名的文学史家,26岁时就由周扬亲自点名作为老中青三结合中的青年代表,与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一起主编了影响深远的蓝皮本《中国文学史》,蜚声海内,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传奇。本书相当篇幅即是围绕这部文学史所发生的故事,为研究这段...
- 中国文学史作者名称 费振刚作品时间2002-7-1
- 《中国文学史(修订本2)》介绍了隋唐五代文学这一内容,详细内容有:隋及初唐诗歌;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盛唐边塞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中唐前期诗人;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和韩愈的散文;中唐其他诗人;晚唐文学;唐代传奇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在中国,20世纪后半叶读中文系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费老师的。他参与编写的新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成为几十年中全国高校中文系最流行的教材。他教给学生们从原始典籍入手的治学路子,虽然艰苦,短期内不容易出成果,却是做好学问的正道。他让学生们明白:学术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那种浮谈无根、靠卖弄华丽术语和辞藻以哗众取宠的轻薄路数,在学术上是走不远的。他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期间,面对商业化侵袭,提出“以不变应万变”,不改系名,不扩招专业,为大学在商业大潮中如何坚守自己的责任树立了标杆。从风华正茂,到华发满头,从求学到执教,费老师在燕园度过了六十余载。他把自己回忆北大求学和执教生涯的书取名《守望》。或许在他看来,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我们太需要守望了——守望一种价值观念,守望一种精神境界,还有那“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心态。(费振刚的学生、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赵长征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