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油轮是载重量超过16万吨、专用于运输原油的特大型油轮,单次运量可达200万至300万桶。其采用肥胖船体、球鼻首设计以降低阻力,双层船壳、密封舱室及专用压载水舱增强安全性和防污染能力,外壳多为浅色以降低舱温,并配备高效消防系统。典型代表包括诺克·耐维斯号和载重55万吨的“巴蒂吕斯”号 [2-3]。
二战后全球原油需求激增推动油轮大型化:1952年最大油轮载重3万吨 [1],1959年突破10万吨,1966年超过20万吨。1968年出现30万吨级油轮,1973年增至47万吨。1976年法国建造的“巴蒂吕斯”号达55万吨,创当时吨位纪录。此后超大油轮持续发展,如中国2019年交付的智能油轮“凯征”号载重30.8万吨,配备智能航行与能效管理系统 [2-4]。
- 中文名
- 超级油轮
- 载 重
- 16万吨
- 运 输
- 200到300万桶原油
- 最大的油轮
- 诺克·耐维斯号
概念
播报编辑
油轮大小不等,小的一、二千吨,大的几万吨、几十万吨。二战后,随着海上货运量迅速增加,各种货运船舶的吨位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油轮吨位,越来越大,1952年世界上最大的油轮 [1]还只有3万吨级,至 1959年油轮吨位已经超过了10万吨级;1966年则超过了20万吨级;1968年最大的油轮达到了30万吨;1973年增至47万吨;到1976年法国建造的“巴蒂吕斯”号超级油轮载重量竟达到了55万吨。
结构特点
播报编辑
超级油轮的形状、构造特殊。为了使油轮在主尺度不变情况下,增加载重量,超级油轮多半采用较为丰满的线型,船体肥胖。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所有超级油轮均采用球鼻首,即在船体首部有一个球形鼻子,以降低水阻力。
超级油轮结构独特,船上有纵横隔壁将油轮隔成十多个密封舱室,互不相通,可防止油料流动,产生较大自由液面,使船舶稳性丧失。为防止油料污染海洋,油轮通常为双层船壳。在超级油轮上设有专门的压载水舱,装载压载水,不用油舱来装载压载水。在超级油轮甲板上设有吊杆、吊车、起重机等吊货设备,油料的装卸靠油泵通过专门管道进行。
石油产品容易挥发和燃烧。为了给油料挥发成气体留有空间,油轮的货舱口做得又小又高。同时,为了减少太阳辐射,降低油舱温度,超级油轮外壳漆成浅色,在油舱内设置有完善、高效的消防设备,以防火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