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镨
- 外文名
- Praseodymium
- 元素符号
- Pr
- 原子量
- 140.90765
- 原子序数
- 59
- 发现人
- 莫桑德尔
- 周 期
- 6
- 元素类别
- 镧系元素
- 区
- f区
- 电子排布
- [Xe] 4f36s2
- 密 度
- 6.77 g/cm3
- 熔 点
- 931 ℃
- 沸 点
- 3520 ℃
- CAS登录号
- 7440-10-0
- EINECS登录号
- 231-120-3
- 外 观
- 银白色金属,有绿色光泽
- 安全性描述
- S17;S7/9;S33;S16
- 危险性符号
- R17
- 危险性描述
- F
- UN危险货物编号
- 3208
发展简史
播报编辑
1839年C·G·莫桑德尔从铈土中得到镨、钕混合物,命名为didymia。 [1] [10]
1885年奥地利化学家威斯巴赫从氧化中分离出氧化钐后分离出新元素的氧化物,将这种新元素命名为Praseodidymium,由Praseo(绿色)和Didymium(钕镨混合物)组成,即“绿”,因为它的盐是绿色。这个元素的名称简化成Praseodymium。译成镨,元素符号是Pr。镨的英文名来源于希腊文prasios,原意是“绿色的孪生兄弟”。 [1]这是因为镨和钕共生在一起,而且镨的氧化物Pr2O3为浅绿色。
矿产分布
播报编辑
镨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5.53×10-4%,主要存在于独居石和氟碳铈矿中,核裂变产物中也含有镨。自然界存在的镨均为稳定同位素镨-141。 [1]
2025年1月,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这次发现的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 [9]
物理性质
播报编辑
自然界中镨只有一种稳定同位素,141Pr。但有38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比较稳定的有143Pr,半衰期为13.57 天;142Pr,半衰期为19.12小时。其他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都超不过5.985小时,大部分的半衰期少于33秒。镨还有6个亚稳态,比较稳定的是138Pr,142Pr和134Pr。镨的同位素原子量从120.955u(121Pr)到158.955u(159Pr)。稳定同位素141Pr如果放出β射线,会俘获电子。主要放射产物为铈的同位素和钕的同位素。
熔点 | 931℃ [1] |
沸点 | 3520℃ [1] |
密度 | 6.773g/cm3 [1] |
自然界含量: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 0.001 |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 | 0.00000044 |
地壳中含量(ppm) | 9.5 |
化学性质
播报编辑
在空气中抗腐蚀能力比镧、铈、钕和铕都要强,但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一层易碎的绿色氧化物,镨在空气中缓慢形成绿色易碎氧化物层;镨通常以+3氧化态存在,也以+4价形式存在。在潮湿空气中变暗,形成一层氧化物薄膜。镨离子溶液呈绿色。 [7]
制备方法
播报编辑
常由水合氯化镨PrCl3·xH2O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镨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
具体方法:
1.取70gPrCl3和18.5gCa在惰性气氛下彻底混合摇匀装入钽坩埚或用机动压力机将其压成圆柱体放入钽坩埚中,坩埚配有打孔的钽盖子以便通气,置于密闭MgO坩埚(d=0.0508m,h=0.1778m)中。然后放入石英管(d=0.05715m)中,管的一端熔封,另一端打磨后嵌入55/50锥形接头中。用石蜡将石英管密封在真空体系中。充入Ar(先通过热的金属铀纯化)到P=101.325kPa,用6kW感应炉加热到550~600℃,使反应发生(钽坩埚温度突然上升为据)。5min后达到1000℃,维持13min使产生的稀土金属完全结块。冷却到室温,用水浸泡钽坩埚以除掉CaCl2、Ca,稀土金属融体保留在底部(含1%~3%Ca)。 [7]
2. 在100mL镍坩埚中电解熔融的25gKOH + 10gNaOH + 2.5gH2O + 4gPr2O3 + 2gKClO3的混合物。镍坩埚置于300瓦的电炉中,用一支装金属箍头的玻璃温度计测量温度,粗的铂丝作为阳极稍稍浸入熔融物的液面下,坩埚作为阴极,电压4V。温度控制在320~335℃直至得到清澈的熔化物,而后形成一层发亮的黑色壳状物质,轻轻取出。350℃、380℃下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电解,得到产物。 [7]
应用领域
播报编辑
镨在石油化工方面可用作催化剂。 [1]
镨作为用量较大的稀土元素,很大一部分是以混合稀土的形式被利用,比如用作金属材料的净化变质剂、化工催化剂、农用稀土等等。以镨钕富集物的形式加入Y型沸石分子筛中制备石油裂化催化剂,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作为塑料改性添加剂,在聚四氟乙烯(PTFE)中加入镨钕富集物,可明显提高PTFE的耐磨性能。
稀土永磁材料是当今最热门的稀土应用领域。镨单独用作永磁材料性能并不突出,但它却是一个能改善磁性能的优秀协同元素。无论是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钐钴永磁合金,还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加入适量的镨都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永磁材料性能。如在SmCo5中加入部分Pr取代Sm可以提高永磁材料的磁能积,两者的比例一般为80%Sm-20%Pr,若镨加入过多反而会降低材料的矫顽力和稳定性。在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中,添加镨可以提高材料的矫顽力,德国、日本等国在生产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时,均加入部分镨。镨的加入量为5%~8%,最高达10%,可取代1/3的钕。磁性材料对镨质量要求较高,至少应达到钕的同等质量。加入镨还能提高磁体抗氧化性能(耐空气腐蚀)和机械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器件和马达上。
镨还可用于研磨和抛光材料。纯铈基抛光粉通常为淡黄色,是光学玻璃的优质抛光材料,已取代抛光效率低又污染生产环境的氧化铁红粉。氧化钕对抛光作用不大,但镨却有良好的抛光性能。含镨的稀土抛光粉会呈红褐色,也被称作红粉,但这种红不是氧化铁红,而是由于含有氧化镨使稀土抛光粉颜色变深。镨还被用新型磨削材料,制成含镨刚玉砂轮。与白刚玉相比,在磨削碳素结构钢、不锈钢、高温合金时,效率和耐用性可提高30%以上。为了降低成本,过去多用镨钕富集物为原料,故称镨钕刚玉砂轮。
镨在光纤领域的用途也越来越广,已开发出在1300~1360nm谱区起放大作用的掺镨光纤放大器(PDFA),技术日趋成熟。PDFA以其优异的性能价格比,对中国当前大量铺设的1550nm的CATV系统光纤有线电视的兴建改造与系统升级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PDFA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1550nmCATV的网络格局,使1310nmCATV系统在HFC系统改造中成为替代1550nm系统的理想选择。
计算化学数据
播报编辑
数据 [7]: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1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生物学作用
播报编辑
镨的氯化物对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醛缩酶的活性显示抑制作用。进而干扰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3]镨是生物学作用待证实的微量元素,已在动物组织中发现,但生物学作用不明,尚有待证实。这种情况说明微量元素在动物体中功能和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展开。 [4]
分析方法
播报编辑
稀土合金的检测技术主要有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等。XRF法因其分析元素多、浓度范围广(10-6~100%)、分析精度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多种金属合金的检测。 [6]
光度分析
镨的光度分析主要采用常规光度法、直接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常规光度法分为偶氮胂Ⅲ法、对溴偶氮胂(PBA)法、三溴偶氮胂(TBA)法、二溴羧基偶氮胂(DBCA)法、偶氮胂膦Ⅲ(CPAⅢ)法、二溴一氯—偶氮氯膦(DBC—CPA)法、PAN法等。以光度法分析镨时所用的显色剂基本是偶氮胂和偶氮氯膦2大类。 [5]
XRF
主要方法:通过“酸分解—沉淀—过滤—灼烧”等步骤将金属合金转变成氧化物形态,熔融制样后,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镧铈镨钕稀土合金中的La、Ce、Pr、Nd含量。
具体步骤:将镧铈镨钕稀土合金样品用硝酸溶解,加入氨水将待测物沉淀,用无灰滤纸过滤,滤渣经过灼烧后转变成氧化物形态。用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混合熔剂将灼烧残渣熔融制样,建立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镧铈镨钕稀土合金中La、Ce、Pr、Nd的分析方法。
试验结果: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质量检验的要求。 [6]
安全防护
播报编辑
注意事项
播报编辑
像其他稀土元素一样,镨具有慢性低毒,不是生物必须元素。
保护措施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