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Yixing),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 [4],地处江苏省西南部、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临安徽省广德市,西接溧阳市,西北毗邻常州市金坛区,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地势总体格局为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太湖渎区,北部为平原区 [4],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8月,宜兴市辖5个街道、13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 [5]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常住人口128.10万人。 [107]
宜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7],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南翼引擎 [1]。周代,称荆邑,春秋时,属吴,荆邑相传因荆溪绵亘东西而得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荆邑为阳羡县。据史书记载,荆溪之阴多山,其阳衍沃,“衍”与“羡”音近义通,故名之为阳羡。西晋永兴元年(304年),阳羡县改为义兴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取“义者宜也”之义,将义兴改为宜兴,属常州。 [47]1983年,宜兴县隶属无锡市;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宜兴县,设立县级宜兴市。 [3]
2024年,宜兴市实现生产总值2455.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 [107]
- 中文名
- 宜兴市
- 外文名
- Yixing City
- 行政区划代码
- 320282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市
- 所属地区
- 江苏省无锡市
- 地理位置
- 江苏省南部,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
- 面 积
- 1996.6 km2
- 下辖地区
- 5个街道、13个镇
- 政府驻地
- 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 [5]
- 电话区号
- 0510
- 邮政编码
- 214200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人口数量
- 128.10 万(2024年末常住人口)
- 机 场
- 无锡丁蜀机场 [49]
- 车牌代码
- 苏B
- 地区生产总值
- 2455.02 亿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宜兴古称荆溪,位属扬州。吴泰伯立句吴,属吴。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荆溪属越;周显王卅六年(前333年),荆溪改称荆邑,属楚。
元代,宜兴县几度改设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荆溪县,并入宜兴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宜兴县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政公署政区。1949年6月,宜兴县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宜兴县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宜兴县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镇江专区改称镇江地区,宜兴县属镇江地区。1983年3月,隶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3]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街道(镇) | 下辖社区、村 |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宜兴市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界安徽省广德市,西接溧阳市,西北毗连常州市金坛区,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之间。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 [4]
宜兴市
地形地貌
气候
宜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23全年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多,日照正常。年平均气温16.6℃,较常年偏高0.3℃,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出现于7月12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1.2℃(出现于1月25日),35℃以上高温日数20天,较常年偏多3天;全年雨日130天,较常年偏少6天,年总降水量为1593.6毫米,较常年偏多202.3毫米,强降水过程较多,全年出现暴雨7次(常年平均4次左右),日最大降水量100.1毫米(出现于9月13日);年日照时数1937.7小时,较常年偏多136.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4%。 [8]
水文
2023年,宜兴西氿站最高水位4.55米,出现在7月28日;最低2.82米,出现在1月8日;年水位落差1.73米。太湖大浦口站最高水位4.16米,出现在8月3日;最低2.67米,出现在1月7日;年水位落差1.49米。宜兴城6条河年径流量26.21亿立方米,7月29日年最大下泄流量532立方米/秒。全年蒸发量779.3毫米。 [8]
自然灾害
寒潮:2023年1月13—15日、1月23—24日、12月14—15日,宜兴出现3次强寒潮天气过程,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都在12℃以上,1月25日出现全年最低气温-11.2℃。强寒潮带来明显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暴雨:2023全年累计有7次暴雨,集中出现于6月至9月,其中9月13日丁蜀镇单日雨量达200毫米以上,导致丁蜀镇部分道路出现积涝。
干旱:2025-08-07—12月9日连续23天无降水,达气象干旱中旱等级。
暴雪:2025-08-07,普降暴雪,过程最大积雪深度达7厘米,降雪过后,全市范围出现持续低温冰冻天气和道路结冰。
雾霾:2023年12月27—31日,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8]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宜兴市有村级以上河道2424条,长度3179.65千米。2023年,宜兴市水资源总量10952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6815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0940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8226万立方米。 [6]
土地资源
2023全年宜兴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563.21公顷,比上年下降40.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88.67公顷,经营性用地134.30公顷,其他用地240.24公顷。 [59]
生物资源
- 动物资源
2023年,宜兴市有哺乳动物6目14科26种,宜溧山地地区最为丰富。全市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为貉、豹猫、中华鬣羚;有7种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分别为东北刺猬、黄鼬、猪獾、花面狸、貉、豹猫、中华鬣羚,其中中华鬣羚属无锡市善类分布新纪录。
有鸟类18目59科235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52.5%。其中雀形目鸟类物种数最多,有26科102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鹈鹕、青头潜鸭、白颈长尾雉、黑嘴鸥、黄胸鹀;白琵鹭、白鹇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小鷿鷈、凤头鷿鷈、苍鹭等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78种。有两栖动物1目3科8种、爬行动物2目7科16种。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虎纹蛙、乌龟、平胸龟、脆蛇蜥;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中华大蟾蜍、乌龟、平胸龟、赤链蛇、王锦蛇、黑眉曙蛇、乌梢蛇、短尾蝮。有昆虫12目185种。其中有:在宜兴林场发现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硕步甲1只,为江苏省新纪录物种;国家“三有保护”昆虫2种——东方蜜蜂(又名中华蜜蜂)、双齿多刺蚁;蝴蝶5科40种,其中虎斑蝶、粗突稻弄蝶、黎氏刺胫弄蝶、白缨孔弄蝶为江苏省蝶类新纪录物种。 [6]
- 植物资源
2023年,宜兴市有苔藓植物44科94属221种(含种下单位),其中苔类15科18属31种、藓类29科76属190种。发现无锡市新纪录苔藓2科3属11种。有维管植物155科567属1188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19科28属47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30科529属1130种。银缕梅、银杏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钱松、秤锤树、大叶榉树、榧树、天竺桂、野大豆、细果野菱、香果树、金荞麦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全市发现入侵植物10种——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大狼把草、钻叶紫菀、土荆芥、喜旱莲子草、皱果苋、凤眼莲、曼陀罗、阿拉伯婆婆纳。 [6]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宜兴市共发现矿产28种,能源矿产有煤和地热,金属矿产有铁,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灰岩、陶瓷土、耐火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饰面用大理岩等,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0种,上表矿区33处。 [42]
2023年,宜兴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发现矿产4类28种。其中,能源矿产有煤和地热;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铅、锌、金、锗7种;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重晶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白云岩、建筑用砂、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陶瓷土、耐火粘土、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黄土、铸石用辉绿岩、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泥炭18种;水汽矿产有地下水。至2023年底,全市范围探明煤炭3069万吨、铁矿249万吨、水泥用灰岩8.94亿吨、水泥配料用砂岩725万吨、陶瓷土5804万吨、耐火黏土137万吨、水泥配料用黏土1532万吨、水泥配料用黄土490万吨、饰面用花岗岩22万吨、饰面用大理岩176万吨。 [6]
人口
播报编辑
-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5-08-07零时,宜兴市常住人口为128.57万人。 [23]
截至2023年末,宜兴市户籍总人口105.93万人,年末总户数37.79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0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4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8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9.91%。 [59]
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户籍总人口105.40万人,年末总户数37.96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78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22%。 [107]
- 民族构成
宜兴市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之地,现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同胞1.3万余人。 [7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513人,占常住人口的1.13%,较六普提升0.32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前三的为苗族、布依族和彝族。 [78]
政治
播报编辑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宜兴市实现生产总值2455.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14万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1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244.33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58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2.4:50.7:46.9。
2024年,宜兴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2.9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5.4%;第二产业投资355.34亿元,比上年增长9.9%;第三产业投资34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24年,宜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47亿元,比上年下降1.6%。 [107]
第一产业
2024年,宜兴市粮食总产量36.00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总产量11.99万吨,比上年增长1.2%;秋粮总产量24.01万吨,比上年下降0.5%。油料总产量5560吨,比上年增长6.9%,其中油菜籽总产量5023吨,比上年增长7.6%。茶叶总产量4156吨,比上年增长5.5%;水果总产量36277吨,比上年增长8.8%;干果总产量1971吨,比上年增长23.5%。
2024年,宜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20.55万亩,比上年减少0.1万亩,下降0.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46万亩,比上年增加0.22万亩,增长0.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81万亩,比上年增加0.47万亩,增长1.5%。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3.36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增长4.7%。
2024年,宜兴市猪肉产量5590吨,比上年增长12.7%;禽肉产量933吨,比上年下降49.9%。猪年末存栏数7.60万头,比上年增长24.9%。肉猪出栏数6.92万头,比上年增长7.1%。全年水产品产量71046吨,比上年下降1.6%。 [107]
第二产业
2024年,宜兴市1663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实现产值5719.6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完成营业收入5098.48亿元,比上年增长3.1%;增加值可比价增长6.0%。全市规上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4673.0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规上工业比重81.7%。全市工业总产值前100强企业完成产值4094.3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574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85家,比上年增加7家;超100亿元企业11家,与上年持平。
2024年,宜兴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18.58亿元,可比价增长5.6%;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95.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2%。 [107]
第三产业
2024年,宜兴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7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化妆品类下降3.9%,金银珠宝类下降16.4%,日用品类增长6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中西药品类增长10.9%,家具类增长2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0.2%,汽车类下降5.3%。
2024年,宜兴市新增外资项目41个,其中新设项目32个,增资项目9个。累计增加合同外资6.38亿美元(不含减资),比上年增长65.0%。全年完成实际使用外资2.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8%。全年新设外资高技术产业项目17个,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6174万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2.6%。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66.58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出口总额完成287.92亿元,比上年下降8.8%;进口总额27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4213.2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345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237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463.19亿元,比上年下降4.7%。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661.99亿元,比上年增长0.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77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2024年,宜兴市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0.9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财产险收入1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人寿险收入51.51亿元,比上年增长9.6%。保险赔款支出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寿保险赔款支出2.56亿元,比上年下降2.6%。 [107]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科学技术
2024年,宜兴市专利授权总量7541件,比上年下降0.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44件。年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9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740家。新增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科技技术奖5项,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79.48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1.6%。 [107]
教育事业
2024年,宜兴市共有普通高中10所,全年招生5976人,在校学生16426人;普通初中37所,全年招生12339人,在校学生33543人;小学58所,全年招生10848人,在校学生74458人;幼儿园112所,全年入园幼儿6434人,在园幼儿24762人。中等技术学校2所,全年招生2303人,在校学生700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54人,在校学生203人。 [107]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馆)19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8万册;电影放映单位25个,放映场次23.7万次,票房收入5560.95万元。市文化中心各场馆到馆总人数288.5万人次,线上服务358.5万人次,共举办各类活动及培训2114场,接待各类参观团体914批次,共计4.9万人次。 [107]
医疗卫生
2024年,宜兴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72家,其中公立医院8家、公共卫生机构8家、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758人,其中注册医师4405名,注册护士5188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44人。编制床位7177张,实际开放床位数7388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77张。市妇幼保健院入选国家婚前保健、妇幼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市第五人民医院挂牌“无锡市人民医院周铁分部”。市中医医院停车楼建成投用,新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投运,12家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成36家甲级村卫生院。完成癌症防控行动丁蜀镇试点工作。 [107]
体育事业
2024年,宜兴市有室外体育场4210个、室内体育场1678个、游泳池71个。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7.75万平方米,年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6.1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9.9人,全市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8%。全年举办全国性赛事4项、省级比赛7项,县(市)级25次。成功举办2024中国家庭帆船赛(宜兴站)、无锡宜兴2024阳羡100越野挑战赛、2024第二十五届太湖国际风筝邀请赛暨全国风筝精英赛(宜兴站)、2024年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等4项国家级体育赛事。全年体育彩票销售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107]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23万人,比上年下降10.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77万人,比上年增长0.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1.13万人,比上年增长1.9%;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49.60万人,比上年增长1.1%。月低保标准1095元,月最低工资标准2490元。
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享受定期定量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5646人。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96亿元,比上年减少0.4%。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5018.77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1718.37万元,定向捐款2069.74万元,企业认捐到账890.5万元。市慈善会救助困难群众、学生约12.41万人,救助支出6395.53万元。 [107]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公路
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公路通车里程3064千米,比上年增长3.1%。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9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公路客运周转量31913万人千米。宜马快速通道、周杨公路、范蠡大道北延段已建成通车,锡宜高速改扩建进度过半,锡宜一体化进程提速。宜长高速阳羡度假区互通建成投用。 [107]
铁路
宜兴站(Yixing Railway Station)位于宜兴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是宁杭高速铁路的中间站。盐泰锡常宜铁路于2024年正式开建,途径宜兴站 [107];无锡地铁S2号线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9年完工。 [112]
航运
2024年,宜兴市内河航道里程610千米,与上年持平,全市首个内河短支航道项目启动建设,开通直达上海、苏州、无锡直升机商用航线。 [107]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地名由来
西晋时设义兴郡,皆因周处之子周玘三兴义兵平定叛乱,朝廷下诏书重设郡县。隋唐有义兴县。后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义”为“宜”,宜兴这一名字正式进入历史的视野,并一直沿用至今。 [77]
文物
宜兴历史悠久,拥有7000余年的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县史。先民勤劳朴实,留下众多文化遗存。位于徐舍镇的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体现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2002年发掘的骆驼墩遗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点,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被列为2002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西渚镇猪婆山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群居住点。 [2]
遗址 | 概述 |
---|---|
周培源祖居位于宜兴芳桥街道后村,原有两处。一处在后村河南,为周培源祖父所建,是周培源的诞生地,80年代被大火焚毁。现存的一处为周培源父亲周文伯于民国初所建。 | |
东坡书院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丁山买田讲学之地。书院历经沧桑,多次被毁,多次重建,现今留下的建筑是明代重建的。 | |
徐悲鸿故居 | 徐悲鸿故居位于屺亭桥塘河西侧,为砖木结构3开间阁楼房屋,占地518平方米,建筑面积115平方米。故居包括徐悲鸿原生活起居间、弟妹生活间、徐父授书房及一个天井。2000年经重新修建后已正式开放。 |
太平天国王府 | 太平天国王府位于宜城通贞观路,始建于清代,原为史姓宅第,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宜兴后,成为辅王杨辅清的府第,后又曾作为忠王李秀成的行辕,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非遗
方言
宗教
宜兴宗教早年以道教、佛教为主,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天主教在宜兴建立教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基督教传入。解放以后,寺、庙、庵堂几乎都用作公益事业。1958年献堂并堂,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只在宜城各保留一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宗教活动由公开转入秘密。1981年落实了中共中央的宗教政策,宗教活动逐步恢复。 [82]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末,宜兴市拥有等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2家。 [107]4A级景区有善卷洞风景区、宜兴竹海风景区、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陶祖圣境风景区、张公洞风景区、云湖风景区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 [9]
景点名称 | 景点介绍 | 图片 |
---|---|---|
善卷洞风景区 | 善卷洞风景区,位于宜兴市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景区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可分上、中、下、水四个洞穴,洞穴之间相互连通,景色不同。上洞之景以缥缈之美而名扬四方。洞内往往云雾弥漫,故而又得名“云雾大场”。中洞为善卷洞的入口。入门即见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石厅,石厅的两侧立有形如青狮、白象的巨石,因而得名“狮象厅”。下洞景色斐然,具有乡间田园景致。水洞景色可谓一绝。溪谷流泉,曲折幽深,水平如镜。 [41] | |
宜兴竹海风景区 | 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宜兴市区西南31千米的湖?镇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十八景及宜兴十佳景点之一。主要景点有“太湖第一源”“苏南第一峰”“竹报平安”“镜湖秀色”“索桥凌波”“寂照禅寺”“竹林飞瀑”“翡翠长廊”“悬空栈道”。景区中心游览区一万亩,有“华东第一竹海、太湖第一源、苏南第一峰”之称。 | |
龙背山森林公园 | 龙背山森林公园,座落于宜兴城区南侧,占地550公顷。龙背山森林公园分历史文化区、植物园区、游乐园区、休闲娱乐区四个大的游览区域。 | |
团氿风景区 | 团氿风景区,位于宜兴市区西部,是太湖风景区、阳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用地面积4.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占60%。记者看到,全园分东、中、西三大区,建有各式古典亭、台、楼、榭和古桥,三大区分别采用地产湖石、黄石、卵石造景,共建成柳堤春晓、荆溪揽胜、碧叶红英、玉崖飞瀑、云溪楼、竹林茶吧、涌泉石矶、知渔榭、渔乐广场、八卦生肖广场、滨湖景廊、松山劝学廊、五龙戏珠、翠湖泛舟等32个主要景点。 | |
张公洞景区 |
特产美食
播报编辑
宜兴市所产陶器驰名中外,尤以紫砂最为有名,享有“陶都”美誉。丘陵山区盛产多种名特优茶、板栗、毛竹、竹笋和杨梅,“阳羡紫笋”茶唐朝时就定为贡茶,咸肉煨笋(腌笃鲜)是宜兴特色菜肴。和桥豆腐干咸而不齁;清廷贡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腻;杨巷葱油饼香酥可口、甜咸适中;官林荤油糕香、甜、软,回味无穷;高塍猪婆肉味香皮沙,口味独特;芳庄羊肉肉质鲜美,白切熟羊肉配蘸以甜酱,让人回味无穷;张渚大白果种核大,苦味少,糯性好;滆湖螃蟹蟹壳泛青,腹部洁白,肉质饱满,蟹肉肥、香、鲜;太湖“三鲜”白鱼、白虾、银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渎区百合被誉为“太湖之参”;野生菌类雁来蕈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宜兴乌饭香糯可口,具有明目、乌发等功效。 [31]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古代 | 蒋之奇(宋朝) |
---|---|
近现代(党政军人物) | |
近现代(教育界) | |
近现代(文学艺术界) | 程静子:歌唱家。 |
近现代(新闻出版界) | |
近现代(体育界) |
[29]
对外交流
播报编辑
1994年,地处地中海北岸的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该市是因崇尚绘画等艺术而闻名的斯洛文尼亚的第三大城市,它与以书画之乡而闻名的宜兴有着同样的城市气质。艺术没有国界,两地画家的国际交流最终促成城市间的长久友谊——2025-08-07,新梅斯托市成为宜兴的首个友好城市。 [80]
1994年至2021年间,宜兴市又先后与韩国闻庆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威市、日本爱知县常滑市成为友好城市,与加拿大惠特比、美国桑福德、芬兰拉彭兰塔、巴西塞蒂拉瓜斯、日本备前市、美国莫瑞点市、德国施瓦本豪市、加拿大林肯镇、墨西哥娜乌卡尔帮、美国都柏林市成为友好交流城市。 [80]
宜兴与常滑因陶瓷而结缘、因交往而了解:1878年,宜兴陶工金士恒受邀赴常滑开展制陶技艺交流,开启了“紫砂陶”与“常滑烧”交流交融的历史篇章,两座因陶而兴、因陶而名的城市从此交流密切、往来频繁。两地围绕深化全面合作,先后签订了建立友好城市备忘录和意向书,开展了城市代表团常态互访,为建立友好关系、提升交流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0]
2025-08-07,宜兴市正式在日本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意向书,日方“商工会议所”会头坂崎重雄无偿赠送宜兴500株价值50000元人民币的樱花苗木。 [80]
江苏省宜兴中学等4所学校与美国ELI教育基金会形成战略合作,为学校对接美国优质中学资源,实现学校互动、课程交流、教学交流、师生交流提供良好服务,促进宜兴市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为宜兴市培养国际化人才开拓了一条新路。2025-08-07,江苏省宜兴丁蜀职业教育中心校与法国欧坦市马可波罗学校签订了友好交流学校协议书;2020年11月,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宜兴外国语学校与韩国蔚山韩中交流协会签署教育国际交流意向书。 [80]
2025-08-07,宜兴市外事办收到斯洛文尼亚驻北京大使馆发来的照会——国外新冠病毒疫情形势发展迅猛,恳请宜兴市提供部分防疫物资。随后,通过斯洛文尼亚驻上海领事馆,宜兴市捐助了新梅斯托市10000只一次性口罩和300件防护服。 [80]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获得时间 | 荣誉称号 |
---|---|
2025-08-07 | |
2025-08-07 | 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授予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11] |
2025-08-07 | 入选“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 [12] |
2020年5月 |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发布了《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宜兴市跻身2019年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分别为73。 [13] |
2025-08-07 | 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14] |
2025-08-07 | 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15] |
2025-08-07 | |
2025-08-07 | |
2020年10月 | 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18] |
2025-08-07 | |
2020年11月 | 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 |
2020年11月 | 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21] |
2021年7月 | 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2] |
2021年7月 | |
2025-08-07 | 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 [25] |
2025-08-07 | 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6] |
2021年9月 | |
2021年9月 | 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8] |
2021年11月 | 入选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 [30] |
2025-08-07 | 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32] |
2025-08-07 | |
2021年12月 | 被全国爱卫办表彰为“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34] |
2022年1月 | |
2022年10月 | |
2025-08-07 | 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传承创新基地”称号。 [38] |
2025-08-07 | |
2022年11月 | 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13。 [45] |
2022年12月 | 入选2022年江苏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40] |
2022年12月 | |
2023年5月 | 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8。 [48] |
2023年7月 | 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9。 [50] |
2023年7月 | |
2023年9月 | 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11。 [52] |
2023年11月 | 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12。 [53] |
2023年11月 | |
2023年12月 | 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7。 [55] |
2023年12月 | 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7。 [57] |
2023年12月 | |
2024年6月 | 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11。 [61] |
2024年7月 | 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9。 [62] |
2024年9月 | |
2024年11月 | |
2024年12月 | 入选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排名第10。 [75] |
2024年12月 | |
2025年4月 | 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 [106] |
2025年7月 | 入选2025赛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9。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