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2025-08-04),明代政治家、殉道者,原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溧水(江苏南京南部,隶属应天府)人。 [20]朱元璋赐名为“泰”。 [21]
1384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主事。1395年,陪朱元璋祭祀郊庙时,因其为官九年而无过失被赐名“泰”;次年擢升兵部左侍郎。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与黄子澄同参国政,进位兵部尚书。参与密议削藩。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役”,矛头直指齐、黄二人。 [21]朱允炆用齐泰的建议,布告天下,发兵攻燕。后耿炳文、李景隆皆为燕王所败,朱允炆解除齐泰和黄子澄职务,但仍留南京参与密议。朱棣入南京,齐泰出走谋恢复,被执送至南京,不屈死。 [22]
1525年,为纪念齐泰,人们在溧水修建了一座祠堂,题名为“表忠祠”。在抵抗满族政权的明朝末期,福王朱由崧领导下的短命的南明王朝于1645年在南京追赐了一批建文朝的功臣,齐泰被赐谥号“节愍”。1776年,乾隆皇帝赐齐泰谥号“忠敬”。其作品无一存世。 [23]
- 别 名
- 齐德
- 字
- 尚礼
- 号
- 南塘
- 所处时代
- 明朝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明应天溧水(今江苏溧水) [19]
- 出生日期
- 不详
- 逝世日期
- 1402年
- 主要成就
- 协助建文帝削藩
- 本 名
- 齐泰
- 官 职
- 兵部尚书
- 追 赠
- 太保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早期官场
齐泰,原名德,明太祖赐名泰,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兵部主事。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明太祖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名泰。 [1]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齐泰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曾经询问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然后明太祖又询问各种图籍,齐泰拿出袖中的手册给明太祖,简要而详细地说出了各种图集,于是明太祖很重视他,并且皇太孙朱允炆也素来很重视他。 [2]
力主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临终时,齐泰被招去接受顾命,辅佐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位之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很快齐泰就被晋封为兵部尚书。当时明太祖遗诏诸王都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前去南京奔丧,各藩王所在的王国无论官吏还是平民都要听朝廷的节制。诸王听了之后都说齐泰在矫诏,离间皇族骨肉亲情,都不非常高兴。之前,建文帝为皇太孙之时,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权,个个手拥重兵,时间长了必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于是建文帝登基之后与齐泰他们秘密谋划削藩。削藩伊始,齐泰打算“擒贼先擒王”,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建文帝召齐泰说:“如今想要削去燕王,可是燕王向来善于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这可怎么办呢?”齐泰说:“如今北方边境有强虏窥测,我们以防边为名,派兵将戍守开平,把燕王的护卫兵全都调到塞外,削去他的羽翼,就能缓缓削平他了。”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 [3]。但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朱元璋的时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现在想要问罪,应该先从燕王的胞弟周王朱橚开始 [4]。
建文元年(1399年),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被削。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得到了朱棣将要举兵的反状,于是发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此时投降了朱棣,朱棣随即做了举兵的准备。
谋划伐燕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举兵,指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 [5-6]事情传到朝廷之后,齐泰请求建文帝削去燕王的属籍,声罪致讨。齐泰说:“公开指出朱棣是乱臣贼子,才可以攻克他。”于是定下计来大举伐燕,并且布告天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位重要辅政文臣不谙军事,也低估了燕王的能量 [4]。当时明太祖时期的开国功臣还健在的人非常少,老将中仅剩耿炳文和郭英,于是建文帝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燕军,不料到了真定就被燕军所败。于是黄子澄推荐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齐泰极力阻止,认为不可。黄子澄不听,最终建文帝还是命李景隆为大将 [7]。 [8]
当时,建文帝派出五十万军队交给李景隆指挥,李景隆信誓旦旦地说燕军指日可灭。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大喜说:“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击败他的兵马将为我立威!”同年冬,李景隆果然被打败。建文帝非常惊惧,适逢燕王朱棣上书诋毁齐泰、黄子澄。于是建文帝解除了齐泰的职务,但是背地里留他们在京师,仍参与密议。李景隆给燕王朱棣书信,说齐泰和黄子澄已经被罢免了,请求朱棣息兵。燕王朱棣不听。 [9]
建文二年(1400年),盛庸在东昌大捷,建文帝祭告祖庙,命齐泰和黄子澄二人任职如故。到了夹河之战失败之后,建文帝又解除了齐泰和黄子澄二人的官职请求燕王罢兵,燕王朱棣说:“这是建文帝的缓兵之计啊。”于是进攻更加激烈 [10]。 [11]
不屈被杀
自从削藩的建议开始出现,建文帝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进言,说以天下制约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但是燕王起兵之后南军屡屡失败,建文帝非常后悔听从了齐泰等人的削藩之议,以导致进退为难。等到燕军步步紧逼之后,建文帝又将齐泰召回京师。 [12]
齐泰还没有回到京师,就已经被燕军攻破了,齐泰逃到了外郡图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当时燕军非常急切地抓捕齐泰。齐泰将白马涂成黑色出逃,走出很远之后,白马出汗导致墨色脱尽。燕军士兵见了之后说:“这一定是齐泰的马。”于是被擒拿到了皇宫。齐泰同黄子澄、方孝孺不屈被朱棣杀害。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13]
历史评价
播报编辑
《明史》: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11]
朱允炆:二卿(指齐泰、黄子澄)如此尽心谋国,何忧天下不治。 [15]
乾隆帝: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 [18]
人物故里
播报编辑
齐泰为齐家山人,齐家山在今南京市高淳区沧溪长村埂与双城交界处。旧府志及溧水县志称其为溧水洪兰人,其实这也并非矛盾,高淳与溧水原为一县,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才分开。齐家山在淳南门外十里,荒冢垒垒,历来相传为齐尚书故宅。
轶事典故
播报编辑
燕王朱棣攻破了南京之后,齐泰逃往外郡,企图复兴。当时燕王朱棣急于重金悬赏齐泰。齐泰骑上用墨涂黑的白马逃走,马跑了一段远路后,汗出墨退。有的人说:“这是齐尚书的马。”齐泰就这样被捉送京。 [11]
家族成员
播报编辑
叔父:齐时永、齐阳彦
兄弟:齐敬宗
史籍记载
播报编辑
艺术形象
播报编辑
年份 | 影视 | 演员 |
---|---|---|
2009年 | 张玉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