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Hami City),古称昆莫、昆吾、伊州、伊吾、哈密卫,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新疆东部,地跨东天山南北,东西相距约404千米,南北相距约440千米,东部、东南部与甘肃省酒泉市为邻,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西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市毗邻,北部、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42100km2,有长达587.6千米的国界线,设有国家一类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口岸之一。 [1]截至2023年4月,哈密市下辖1个区、1个自治县和1个县,共43个乡镇街道(15个镇、23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有157个村和71个社区。 [1]哈密市人民政府驻伊州区建国南路19号。 [7]
哈密市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重要,素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之称。远在古代,哈密市就是汉代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要塞。哈密市历史悠久,自汉代之后,即是经营西域的前哨阵地。 [4]
2024年,哈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33]
- 中文名
- 哈密市
- 外文名
- Hami City [30]
- 别 名
- 昆莫、昆吾、伊州、伊吾、哈密卫
- 行政区划代码
- 650500
- 行政区类别
- 地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位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
- 面 积
- 142100 km2
- 政府驻地
- 哈密市伊州区建国南路19号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两汉时期(前206—220年),西汉时哈密称伊吾卢,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伊吾卢和蒲类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开始哈密称伊吾。东汉永平十六年(73年)在伊吾设置宜禾都尉,东汉永建六年(131年)顺帝又设伊吾司马,驻伊吾主持军事和屯垦。
三国、魏晋时代,魏在哈密仍置宜禾都尉,东晋咸和二年(327年),位于河西的前凉国张骏攻取伊吾后,把伊吾划属敦煌郡治理,伊吾建置相当于县。张骏委派参军索孚为伊吾都尉被视为设置郡县之始。南北朝时,西凉残部唐契、唐和兄弟二人和外甥李宝率余部,历尽艰辛从武威(凉州)逃来伊吾依附于柔然,有众2000余家。柔然命唐契为伊吾王。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北魏敦煌镇将尉眷率兵曾一度攻占伊吾。随着北魏势力的进一步扩大,柔然汗国的瓦解,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柔然伊吾城主高羔子降附,北魏置伊吾郡。这是哈密最早的行政建置。
隋初,文帝派元晖出伊吾,联络西突厥达头可汗。以后达头可汗的使者和达头可汗本人都先后经伊吾到隋朝觐,受到文帝的特殊礼遇。大业四年(608年),炀帝派裴炬和将军薛世雄率军屯驻伊吾。隋军在伊吾城东另建一座新城,号新伊吾(哈密回城)。大业六年(610年),设立伊吾郡,并在伊吾城之东北设立柔远镇(沁城)。隋末,伊吾属西突厥。
唐朝贞观四年(630年),伊吾城主以7城降附,太宗以其地置西伊州。两年后去西字称伊州。辖伊吾(今哈密)、柔远(今沁城)、纳职(今四堡)三县。景龙四年(710年),设伊吾军,驻地在伊州西北之甘露川(今巴里坤大河)。天宝元年(742年),伊州改称伊吾郡、属陇右道辖治。天宝三年(744年),东部回鹘崛起,蒲类为其领土。乾元元年(758年),伊吾郡又改称伊州。广德二年(764年)后,伊吾被吐蕃人占领,一直沿继了90年左右。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伊州、蒲类归属西辽。13世纪初,蒙古人崛起于漠北。嘉定二年(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为蒙古大汗。3年以后西州回鹘“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臣属蒙古。哈密归附蒙古后,也没有并入高昌成为高昌畏兀儿的一部分,而是和高昌并存的一个地方政权。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年),蒙宪宗在西州回鹘建别失八里行省州改称哈密力。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都大都(今北京),任命察合台曾孙阿只吉镇守别失八里,兼辖天山南路畏吾儿哈喇火者(即高昌)及哈密力等处屯戍军事。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甘肃行省,哈密隶甘肃行省管辖。延佐六年(1319年),皇帝敕命哈密力人和畏吾儿人(即高昌人)自相讼,可以由自己的头目处理,如果和其他百姓争论,则由自己的头目和地方官吏共同审讯。元末,察合台后裔兀纳失里据哈密,为威武王。元覆亡后,兀纳失里割据自立,称哈密国。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于金陵(今南京),元亡,暂守哈密的威武王兀纳失里亦自立为哈密国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兀纳失里病逝,其弟安克帖木儿继位。永乐二年(1404年),诏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两年后设哈密卫,设指挥、千户、百户等官。成化三年(1467年),由于哈密忠顺王王位久虚,各族头目再次极力推荐,明廷方才提升把塔木儿(畏兀儿人)为右都督,代行国王事,5年后,把塔木儿卒,其子罕慎请嗣父职,朝议只准嗣都督位,但不准主国事。哈密仍无王统摄,政令无所出。
哈密地方王国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受封,至正德九年(1514年)被吐鲁番汗并占,经11世,历135年。此后,吐鲁番汗亦势衰力竭,它的领地逐步为察合台后王所建立的喀什噶尔汗(后首府迁至叶尔羌,史称叶尔羌汗国)所占有,哈密亦随之成为该汗的东部领土。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派员到哈密按蒙古王公例编制旗队,划为蒙古镶红回旗,委任官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哈密回城,号镇远城。雍正五年(1727年)修哈密汉城(今老城)。雍正七年(1729年)至九年(1731年),修巴尔库尔汉城。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移安西州同知驻巴尔库尔,自此该地始有行政机关。安西同知隶属甘肃布政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哈密厅,设理事通判,管理回王辖属以外民事,亦隶属甘肃。次年,在哈密设办事大臣,巴尔库尔设领队大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修巴尔库尔满城,号会宁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镇西府,又设巴尔库尔道,府下辖宜禾、奇台两县,府治在宜禾。镇西府亦隶属甘肃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巴尔库尔道移驻迪化,改称镇迪道。同治八年(1869年),修哈密新城。咸丰五年(1855年),镇西府改镇西直隶厅。宜禾县入厅治,奇台县划归迪化。光绪七年(1881年)八月十六日,哈密厅由安西道划归镇迪道。光绪十年(1884年)11月17日,新疆设立行省,下分四道,镇迪道改由新疆省隶属。次年,哈密厅升格为哈密直隶厅。哈密直隶厅包括今哈密、伊吾两地。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哈密直隶厅为哈密县,改镇西直隶厅为镇西县。
回王领地建置自成体系,不属县衙管理。回王领地一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除哈密回王后,方始统一于政府建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成立哈密行政区,辖哈密县、镇西县和七角井设治局,为新疆省第九行政区。行政长公署设在哈密县,刘应麟为第一任行政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省府决定划哈密县的吐葫芦、下马崖、盐池、前山、苇子峡、淖毛湖为伊吾设治局。哈密行政区至此辖二县二设治局。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伊吾设治局升格为三等县;5月,改哈密行政长公署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哈密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哈密县,辖哈密、镇西、伊吾三县和七角井中心区。
2025-08-08,镇西县改称巴里坤县;9月30日,巴里坤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区。撤销七角井中心区,改设七角井镇(乡级镇),归哈密县领导。
1955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区改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密专区辖2县1个自治县。
1961年,以哈密县城镇为基础,包括火车头、铁龙、钢铁、先行、红旗等5个城镇公社和火箭农场在内,成立哈密市,由哈密专署领导。
1962年,撤销哈密市,并入哈密县。
2025-08-08,哈密专区改称哈密地区,地区行署驻哈密县,辖哈密、伊吾两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2025-08-08,原由自治区直辖的鄯善县划入哈密地区,哈密地区辖3县1自治县。
2025-08-08,鄯善县划归吐鲁番地区。
2025-08-08,国务院决定成立哈密市(县级市)。哈密地区辖1市(哈密)、2县(哈密、伊吾)、1自治县(巴里坤)。
1969年3月至1979年6月,哈密地、县及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
2025-08-08,哈密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哈密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哈密地区辖1市2县1自治县,共有2镇、3区、22个人民公社和17个国营农牧场、22个居民委员会。哈密行署还在三道岭矿区设派出机构——三道岭行政委员会(县级)。
2025-08-08,哈密县并入哈密市。
1985年,哈密地区辖1市(哈密市)、1县(伊吾县)、1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2025-08-08,国务院批复撤销哈密地区和县级哈密市,设立地级哈密市。哈密市辖原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和新设立的伊州区。 [6]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据2023年4月哈密市人民政府官网,哈密市辖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共43个乡镇街道(15个镇、23个乡、5个街道),有157个村和71个社区。 [1]哈密市人民政府驻伊州区建国南路19号。 [7]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地跨东天山南北,东西相距约404千米,南北相距约440千米,东部、东南部与甘肃省酒泉市为邻,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西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市毗邻,北部、东北部与蒙古接壤,有长达587.6千米的国界线,总面积14.21万平方千米。 [1]
哈密市
地形地貌
气候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风能资源
新疆9大风区,其中哈密市有3个,风区总面积5.16万平方千米,占新疆66.3%。 [1]
光能资源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哈密市已发现矿种有88种(含亚矿种),占新疆57.9%,其中:能源矿种6种,黑色金属矿种5种,有色金属矿种8种,贵金属矿种4种,稀有金属矿种5种,稀土、稀散元素矿种4种,非金属矿种56种。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矿种7种。 [3]
人口
播报编辑
政治
播报编辑
市委书记:孙涛 [28]
市委副书记:曾健 [32]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哈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68.99亿元,比2021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1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77.9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44.91亿元,增长2.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424元,比2021年增长11.4%。
2022年,哈密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2021年上涨2.6%。八大类商品及服务类价格: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5%,居住类上涨4.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食品烟酒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1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4.6%。
2022年,哈密市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增长17.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7.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民间投资增长17.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7%。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51.0%。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81亿元,比2021年增长10.3%。其中:住宅投资11.83亿元,增长10.3%;办公楼投资0.36亿元,增长2.5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90亿元,下降0.8%。
2022年,哈密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07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6倍。其中:出口1.13亿美元,增长89.3%;进口0.94亿美元,增长3.6倍。货物进出口顺差(出口减进口)0.19亿美元,比2021年减少0.21亿美元。
2022年,哈密市地方财政收入108.56亿元,比2021年增长3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3.89亿元,增长56.7%,其中,税收收入80.32亿元,增长67.4%;非税收入13.57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支出215.64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46亿元,增长21.9%。
2022年,哈密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3元,比2021年增长3.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75元,比2021年增长2.5%。其中,工资性收入24902元,增长3.6%;经营净收入2833元,下降3.4%;财产净收入1356元,增长0.7%;转移净收入11483元,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1元,比2021年增长6.0%。其中,工资性收入7108元,增长11.6%;经营净收入9053元,增长0.9%;财产净收入902元,增长18.8%;转移净收入4809元,增长6.0%。 [3]
第一产业
2022年,哈密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4.85万亩,比2021年下降2.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8.37万亩,同比增长7.6%;棉花播种面积27.17万亩,增长1.2%;油料播种面积0.95万亩,下降42.2%;瓜果类播种面积7.53万亩,下降2.5%;蔬菜播种面积2.01万亩,增长4.6%;其它作物播种面积8.75万亩,下降34.0%。
2022年,哈密市园林水果面积22.23万亩,下降1.2%,其中,葡萄种植面积8.13万亩,下降10.6%;红枣种植面积5.35万亩,下降25.4%。
2022年,哈密市粮食产量14.20万吨,增长7.7%;棉花产量3.54万吨,增长5.9%;油料产量0.16万吨,下降53.0%;瓜类产量18.33万吨,增长9.3%;蔬菜产量5.96万吨,下降6.1%。果类产量13.33万吨,下降2.3%,其中,葡萄产量11.45万吨,下降6.5%;红枣产量(干品)0.71万吨,下降20.2%。
2022年,哈密市牛羊猪禽肉类总产量2.22万吨,增长7.3%,其中:牛肉产量0.67万吨,增长7.9%;羊肉产量0.80万吨,下降5.1%;猪肉产量0.69万吨,增长29.8%。牛奶产量2.11万吨,下降5.3%;禽蛋产量0.26万吨,下降5.5%。年末牛羊猪存栏头数97.28万头只,增长2.5%;全年牛羊猪出栏头数61.68万头只,下降1.2%。 [3]
第二产业
2022年,哈密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65.65亿元,比2021年增长13.6%。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增长2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3%,私营企业增长22.8%。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1.8%,制造业增长2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3.9%,重工业增长27.1%。
2022年,哈密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46.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1.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2.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9%,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5.3%。
2022年,哈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05.42亿元,比2021年增长88.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0.76亿元,增长66.7%;股份制企业296.10亿元,增长8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27亿元,增长75.4%。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69.98亿元,增长1.5倍;制造业69.30亿元,增长8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6.15亿元,增长16.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53.76元,比2021年减少5.1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1.99%,比2021年提高8.19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5%,比2021年末下降4.0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9%,比2021年降低1.9个百分点。
2022年,哈密市建筑业增加值112.27亿元,增速与上年持平。地方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8亿元,比2021年增长56.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33亿元,增长22.1%。 [3]
2024年,哈密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4家,风电设备各种零部件本地制造比例达到70%以上,已成为全国第六大和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31]
第三产业
2022年,哈密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92亿元,比2021年增长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80亿元,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57亿元,下降17.2%;金融业增加值26.20亿元,增长7.5%;房地产业增加值10.08亿元,下降6.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4.83亿元,增速与上年持平。
2022年,哈密市邮电业务收入11.44亿元,比2021年增长9.2%。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30万件,包裹业务1.31万件,快递业务260.90万件。邮政业务收入1.90亿元,增长3.9%;电信业务收入9.54亿元,增长10.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64万户,比2021年末减少0.14万户,下降1.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0.48万部,比2021年末增加1.26万部,增长1.6%;年末互联网用户37.68万户,比2021年末增加3.2万户,增长9.3%。
2022年,哈密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8亿元,比2021年下降6.7%。按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3.19亿元,下降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9亿元,下降22.4%。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34.67亿元,增长5.0%;零售业零售额63.81亿元,下降5.6%;住宿业零售额1.82亿元,增长15.7%;餐饮业零售额9.59亿元,下降38.7%。按规模划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70.26亿元,增长13.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8.95亿元,增长13.7%;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1亿元,下降9.7%。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39.62亿元,下降28.9%,其中,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9.53亿元,下降26.1%;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09亿元,下降35.9%。按商品类别分,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增长0.6%,饮料类增长1.1%,烟酒类增长4.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2%,化妆品类下降3.5%,日用品类下降5.8%,五金、电料类增长15.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0.9%,书报杂志类增长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6.9%,中西药品类增长37.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3.0%,通讯器材类下降30.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0.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6倍,汽车类下降8.4%。
2022年末,哈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78.07亿元,比年初增加206.69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23.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48.18亿元,增长16.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37.16亿元,增长51.0%;政府存款余额192.69亿元,增长22.6%。
2022年末,哈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3.91亿元,比年初增加57.17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7.5%。其中,住户贷款93.03亿元,比年初减少14.70亿元,下降13.6%;非金融企业贷款730.88亿元,比年初增加71.87亿元,增长10.9%。金融机构存贷比76.4%,较2021年同期回落11.6个百分点。
2022年,哈密市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总收入22.75亿元,比2021年下降2.6%。其中,财险保费收入8.26亿元,下降3.5%;寿险保费收入14.49亿元,下降2.0%。各类保险赔款支出7.72亿元,下降9.5%。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4.98亿元,下降1.4%;寿险支付赔款2.74亿元,下降21.3%。
2022年,哈密市接待旅游人数为774.92万人次,比2021年下降42.6%;实现旅游收入67.12亿元,下降4.6%。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0家,其中,四星级宾馆5家,三星级宾馆3家,二星级宾馆2家。各类旅行社21家。 [3]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兰新高速铁路、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G30)、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G7)横贯哈密市,哈罗铁路、哈临铁路建成投运,将淖铁路项目在建设;哈密伊州机场被确定为新疆次枢纽机场,10余航线连接新疆内外。 [1]
2022年,哈密市公路货运量3755.03万吨,比2021年增长10.7倍;公路客运量49.83万人次,下降37.0%。 [3]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末,哈密市有成人高等学校1所,本专科招生1204人,比2021年下降11.2%;在校学生3390人,比2021年增长0.3%;毕业生1145人,比2021年增长29.2%。普通高等学校1所,招生数2014人,在校学生6369人(其中附设中职班招生数316人,在校学生804人)。
2022年末,哈密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1054人,在校学生3303人,毕业生544人。普通高中学校8所,招生3688人,增长8.7%;在校学生10708人,下降1.4%;毕业生3779人,增长4.2%。初中学校19所,招生6394人,增长7.0%;在校学生18333人,增长2.2%;毕业生6021人,增长7.7%。普通小学49所,招生6518人,下降10.0%;在校学生40289人,增长1.7%;毕业生6070人,增长6.9%。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74人,下降7.0%。幼儿园93所,在园幼儿19357人,下降5.6%。
2022年,哈密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7%。其中,农村学龄人口入学率99.94%。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00%。其中,农村学龄人口入学率100.00%。 [3]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专科 [24] |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哈密校区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哈密校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专科 [25] 专科 |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哈密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3002张。卫生技术人员495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95人,注册护士214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19人。乡镇卫生院37个,拥有床位514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38人。 [3]
科技事业
2022年,哈密市获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3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2个,其中:工业项目8个,农业项目4个。年末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市级星创天地10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科技孵化器1个。
2022年,哈密市专利授权7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7件。累计有效专利107件。 [3]
文化事业
社会保障
2022年末,哈密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78万人,增加0.1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77万人,增加0.0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04万人,增加0.2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73万人,减少0.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98万人,增加1.0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6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69万人,增加0.18万人。年末全市共有0.15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0.5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2022年末,哈密市共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5个,拥有床位数1080张,收养人数368人。社区服务中心22个,社区服务站228个。 [3]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文物 | 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 | 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山北麓的山前缓坡地带,呈西南—东北向分布,遗址群西达西黑沟,南已进入天山北麓峰谷之间,东至县城正南的岳公台山峰,北以兰州湾子村为界。经调查,遗址南北长约3千米,东西延续约5千米,面积约10余平方千米。遗址区内分布有石筑高台、石围基址、石筑墓葬以及岩画等遗迹。在遗址群西部,主要以石结构建筑基址为主,其间散布有墓葬和少量岩画,其中,小沟口外山麓地带分布着上百幅岩画。遗址群中部的弯沟口外两侧山坡上,集中分布着数百座墓葬。遗址群东部的弯沟到岳公台的山前坡地上,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岩画,湾沟口外和大直沟口外山坡上岩画分布最为密集。 [13] | |
哈密境内烽隧遗址 | 哈密境内烽隧遗址位于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其中尤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分别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苏木烽燧、柳树泉的下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阔吐尔肖纳烽燧。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14] | ||
焕彩沟石刻 | |||
拉甫却克古城遗址 | 拉甫却克古城遗址位于哈密市四堡村喀尔鲁克渠两岸。渠东两城,渠西一城,呈三足鼎立状。渠东北城南北180米,东西150米许,基宽3.5米,残高约2米,四角残存瞭望台,城内见屋基和土墩。渠东南城稍小,每边长约百米,残高3米许,东北角筑瞭望台,高约10米。渠西古城仅存东垣,残长近百米。沿渠北上,小山上有烽火台,佛寺等遗迹多处。 [16] | ||
盖斯墓 | 盖斯墓位于哈密市区西南,城郊乡大营门村中,人称“圣人墓”,又称“绿拱拜”。盖斯墓占地8亩,座北朝南,为伊斯兰式建筑,土木结构,高约10米,分上下两部分。飞檐拱顶,顶下24根圆木支撑,整个墓地为长方形(南北狭长)后部为盖斯墓主体建筑。墓体高约15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拱式圆顶,用绿色琉璃砖贴面,下部为方形;外部建有回廊,南北各有7根,东西各有6根木柱支撑。四周有50公分高的木栏围起,结构精致,形体威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颗光芒闪耀的绿玛瑙,镶嵌在哈密的绿洲上。墓内中央是盖斯圣人的坟台,台宽2米、长3米、高1.70米,整个坟台用蓝底白花稠布围起。坟台上盖满了来自各地朝拜者敬献的绸缎、绣毯,墙上挂有镜框和锦幛,在厅内六、七米高处的白墙上书写着古兰经文。墓前东边建有平房为看墓人居住,西边为朝拜者的大片墓地,院内绿树成荫,肃穆幽静。 [17] | ||
白杨沟佛寺遗址 | 白杨沟佛寺遗址分布在白杨河的两边,主要建筑集中在西岸,不仅有佛寺,还有石窟、舍利塔等,东岸保存下来的建筑很少。遗址中的大殿在西岸,正中为一泥塑坐佛,坐佛前面厅堂两侧,还应该有天王立像,只剩下两个底座了。大殿北侧有一石窟,石窟内部壁画破坏殆尽,中间有一截面为方形的中心柱。大殿后面是一建筑群,因为大殿中的坐佛像是依山体断崖修建的,所以这个建筑群可以说是修建在佛像的正后方。距大殿北部3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专门开凿了石窟的山丘。东面的山体上还有一些排列很有规律的凹坑,可能是原来窟前土木建筑上使用的木构件留下的痕迹。山丘顶部残存一些建筑基址,可推测曾有房屋和佛塔。这些石窟多数为中心柱石窟,有的两窟相连,有的还保留了非常少的壁画,如小千佛等。大殿背后的建筑很像一个四合院,东、西、北三面似有厢房,应为僧房,靠近北面有一土台,整体布局像是一座讲经的场所。建筑南面有一座小禅房,保存比较完整。大殿建筑区南面300多米处,有一座舍利塔。它周围浑圆而残破,写满了沧桑。塔东侧3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座禅室,顶部平面呈四方形,每边都有方楞伸出,推测原来可能有塔刹之类的装饰。舍利塔南面不远处的小土台上,是一座小寺庙,坐北朝南,三间房屋东西并列,最东面的房间北墙上开有一个较低的门洞,通向后面。寺庙北墙后面又有一道夹墙,两墙之间是一条斜坡甬道,由此可以登上寺庙屋顶,上面原来可能有一座佛塔。 [21] | ||
非遗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哈密木卡姆)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哈密木卡姆),是流传在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篇幅宏大、结构完整的大型维吾尔音乐套曲,共有“琼都尔木卡姆”“乌鲁克都尔木卡姆”等12套,其中7套包括两个乐章(即两套曲目),共有258首曲目、数千行歌词。哈密木卡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西域“伊州乐”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来自中原、中亚及西亚的音乐艺术营养,在歌词、风格、结构等方面体现了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哈密木卡姆在历史上经过了从民间到王宫、最后又回到民间的流传整合过程,经由民间艺人的不断演唱和整理规范,形成了结构完整的套曲形态。每套木卡姆均由散板的序唱和4/4、7/8、5/8节奏的多首歌曲及2/4节奏的多首歌舞曲的结构序列组成,体现了典型的完整性特征。哈密木卡姆的命名方式保持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每套木卡姆的名称一直到都保留着维吾尔族的名称,如“乌鲁克都尔木卡姆”“嗨嗨哟兰木卡姆”“加尼凯姆木卡姆”等,在新疆各地木卡姆中显得十分独特。 [8] | |
维吾尔族赛乃姆 | 维吾尔族赛乃姆是哈密市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吾尔人每逢喜庆佳节、婚礼仪式、亲友欢聚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并在晚会上热情地跳起赛乃姆以表庆祝。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活、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从16世纪开始,在克迪尔罕、雅尔坎迪、阿曼尼落罕(乃菲丝)等人的引导下,经过众多民间乐师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形成的十二木卡姆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穷乃额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 五堡赛乃姆是五堡地区普遍流行的维吾尔传统歌舞艺术之一,主要由《塞乃姆》《巴拉代丁亚》《牙尔代一多,牙纳代一多》《迈力伯力萨牙尔托拉》《布里布利克孜》《托尔哈依》《拜尔带尔代沙其勤克阿依拉》《托拉卡日定曼桑哈》《塔合地开卡丘尔达》等9个套曲组成,其中包括爱情歌谣、生活歌谣和表达人民群众悲欢离合的各种民间歌谣。 喀群赛乃姆是一种在维吾尔族手鼓、都塔尔、笛子、艾捷克、热瓦普、弹拔尔、唢呐等民族乐器伴奏下表演的传统歌舞,由喀群赛乃姆、塔吉汗赛乃姆、维萨力赛乃姆、托依赛乃姆、塔格赛乃姆等9个赛乃姆,51个调(曲子)和150首内容丰富的库夏克(诗歌)组成。其表演分为木卡姆、塞乃姆、塞勒克曲许尔格(尾段)和麦西来甫(共有15个单曲调的麦西来甫,其中含有一百多首库夏克)四大部分,在麦西来甫演奏间隙会穿插娱乐性的民间游戏以烘托气氛。 [9] | ||
新疆曲子 | 新疆曲子的曲目按内容可分为雅、俗两大类,按表演行当可分为文戏曲子和武戏曲子,按音乐结构则可分为越调和小调。它以坐唱为主,既能在专业戏台表演,又能在农舍和田间地头奏唱。演出时以三弦、板胡和二胡为主奏乐器,其他乐器如笛子、甩子、瓦子等则根据演出人员情况决定取舍,道白大多使用当地方言。在长期的演艺实践中,新疆曲子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它在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传承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10] | ||
维吾尔族刺绣 | 维吾尔族刺绣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它是在伊斯兰教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融合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维吾尔族妇女几乎都精于刺绣,姑娘出嫁前都要勤学各种绣工技艺,以完成绣花枕之类出嫁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维吾尔族刺绣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花帽花”、“枕头花”、“衣边花”和“褂单花”四种类型最能体现维吾尔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工艺上,维吾尔族刺绣吸收苏绣和京绣的一些技巧,形成了平绣、结绣、盘金银绣、十字绣、扎绒绣、格架绣、综合绣等多种绣法。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艺术是维吾尔族多元文化和哈密本土文化的产物,具有民族学及民间艺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保护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重要贡献。 [11] | ||
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阔克麦西热甫) | 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阔克麦西热甫)的起源与哈密市维吾尔族先民的“腾格里”崇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8世纪的突厥回纥文碑铭中已经出现了与“腾格里”崇拜有关的词句。阔克麦西热甫一般在秋收之后的初冬瑞雪之际开始,到第二年新春诺肉孜节来临时结束(1月至3月21日之间举行),是农民平安过冬和庆贺新年的一种特殊方式,其中寓示了他们丰收的喜悦之情和祈求来年有更好收成的美好愿望。阔克麦西热甫在室内举行,其他麦西热甫没有场地要求。阔克麦西热甫直接反映着古代维吾尔族居民关于绿洲农耕文化的知识和信仰,展现了维吾尔民族朴素的自然观和浓厚的人文精神。 [12] |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 哈密回王府
哈密回王府是清代以后哈密地区维吾尔首领的府邸所在,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首任哈密回王额贝都拉延请汉人工匠在原蒙古王府基础上设计修建。作为一座承载着几百年历史风云的建筑,哈密回王府所见证和纪念的并不是某一任回王的不世勋业,而是历任回王倾力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 [22]
- 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县城西北18千米处。巴里坤湖是咸水湖,海拔1585米,湖由四周泉水汇流注入而成,水域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千米。民间称为“西海子”,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一大景观。巴里坤湖对提高整个巴里坤草原的地下水位,保持巴里坤湿地的生态平衡,调节盆地气候,增加降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它的周边,尤其是湖东大片的草原,水洼遍布,芦苇丛生,牧草茂盛。广袤的湿地不仅是理想的牧场,也是大批水禽等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乐园。每到春夏秋三季,大雁、野鸭、白鸥等无数的水鸟在这儿生息繁衍,常常成群结队地飞掠过湖面,或在湖中寻觅食物,给巴里坤湖平添了勃勃生机。湖中还有储量丰富的芒硝和盐田,湖水中出产水生物卤虫,其虫卵被誉为“金沙子”,是喂养对虾的顶好饵料。 [26]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名称 | 介绍 | 图片 |
---|---|---|
三塘湖哈密瓜 | ||
南湖哈密瓜 | 南湖哈密瓜外形呈椭圆形,果皮皮色多呈绿色或黄色,周身布满密网纹,单瓜平均2—3公斤/个。选用生育期85—100天左右,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宜本地的早中熟哈密瓜为主栽品种。果皮与果肉界限分明,果肉多呈桔黄色,口感芳香醇郁,脆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13%,总酸≤0.7克/千克,还原型抗坏血酸>8毫克/100克。质量安全规定:南湖哈密瓜生产种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要求。南湖哈密瓜种植区域生产区域内无工矿企业,环境无污染,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境内大气、土壤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南湖哈密瓜生产种植全过程,均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档案。 [19] | |
哈密羊肉 | 哈密羊肉的产地地处天山东段,高山盆地相间,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浑然一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喀尔里克山、巴里坤山海拔多在2000—3000米,最高点海拔4886米,中部为地势平缓的冲击平原,南部为中低山区以及吐哈盆地。有226条冰川、75条沟谷、53条山泉,地表水平均年径流量9.45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东天山主脉喀尔里克山、巴里坤山。水资源主要靠天山冰川融雪水、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伊吾河、柳条河、白杨河、石城子河等季节性河流贯穿境内。气候干燥炎热,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1℃,年降水量220.5毫米,年蒸发量1630毫米,无霜期98天。有可利用草场5851万亩,按草地类划分以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山地草甸、温性草原、平原荒漠草原为主。哈密羊主要生长在1500米以上的高寒牧场,按季节划分为夏草场、春秋草场、冬春秋草场、冬草场、四季草场等,植被繁茂,种类多样,有58科749种植物,以禾本科、豆科优质牧草及碱蓬、碱茅、盐爪爪、盐节木、猪毛菜、驼绒藜等耐盐碱植物为主。 [20] | |
哈密瓜 | ||
哈密大枣 | ||
哈密葡萄 | ||
哈密棉花 | 哈密棉花质量好、产量高,优质独具特色。围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红枣标准化园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已成为伊州区最稳定、最具潜力的产业。加上几千年丰富的农业知识、大量的科技投入,以及哈密温差大、日照强、降水少、山水和地下水的灌溉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共同构成哈密特色农业的优势资源。 [23]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2023年11月,被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7]
2025年4月,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