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昭是西汉汉元帝刘奭的第三个年号,使用时间为前38年至前34年,共五年,属西汉中期年号。
建昭年间发生多起重要历史事件:前37年京房提出官吏考绩制度遭权臣阻挠,同年夫余族朱蒙在汉玄菟郡建立高句丽政权;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与陈汤攻灭北匈奴郅支单于,巩固汉朝对西域控制。该时期宦官专权与外戚干政加剧,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阶段。
年号使用五年后改元竟宁,次年汉元帝去世。现代西安道路命名争议中,“建昭”因其历史意涵被提议作为道路名称,反映该年号在文化传承中的延续性 [1]。
- 中文名
- 建昭
- 类 型
- 年号
- 时 期
- 公元前38年-公元前34年
纪年对照
播报编辑
年号纪年 | 建昭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公元纪年 | 前38年 | 前37年 | 前36年 | 前35年 | 前34年 |
干支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历史大事
播报编辑
奏考功课吏法
建昭二年(前37年)六月,京房奏考功课吏法:令、丞、尉治一县,崇教化无犯法者,都给以升迁;有盗贼,满三日未发觉,则由县尉承担责任;如县令发现并亲自除盗贼,则丞、尉负其罪。元帝令公卿朝臣与京房会议温室,皆以为京房所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时部刺史奏事京师,元帝召见诸刺史,令京房晓以课事,刺史也认为不可行。御史大夫郑弘、光禄大夫周堪始以为不可,继而认为可行。当时中书令石显、尚书令五鹿充宗专权,皆嫉京房,于是建言试以京房为郡守。元帝任京房为魏郡(今河南安阳北)太守,得用考功法治郡。月余,石显诬告京房“诽谤政治,归恶天子”罪下狱弃市,妻子徙边。御史大夫郑坐与京房关系密切,免为庶人。
高句丽建国
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党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高句丽,史书记作“高句骊”,简称为“句丽”或“句骊”。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周秦时期,高句丽的先人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公元前37年至公元3年,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
郅支单于败死
建诏三年(前36年)冬,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矫制发屯田车师的吏卒和域十五国军队共四万人,分两路进入康居,攻杀郅支单于,斩杀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十八人; 俘虏一百四十五人,投降的还有千余人。匈奴随郅支单于西适者几乎全部覆没。
斩杀郅支单于
公元前35年春季,正月,郅支单于的人头被送到长安。甘延寿、陈汤上书说:“我们曾经听说,天下的大道理莫过于统一。从前有唐尧、虞舜,今有强大的汉朝。匈奴呼韩邪单于已成为我们北方的藩属,只有郅支单于背叛汉朝,没有伏罪。他逃亡到大夏王国以西,认为强大的汉朝不能使他称臣归顺。郅支单于对百姓残忍狠毒,巨大的罪恶上通于天。
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讨伐,幸赖陛下神异威灵,阴阳配合,天气晴明,攻破敌阵,打败敌人,斩杀郅支单于及名王以下。应该把郅支单于的头悬挂在长安槁街蛮夷馆舍之间,以昭示万里,胆敢冒犯强大汉朝的,距离虽远也必诛杀!”丞相匡衡等认为:“现在春季,正是掩埋尸骨之时,不应悬挂人头。”元帝下令悬挂郅支单于的头示众十日,然后掩埋。并祭告位于郊外的祖先祭庙,大赦天下。满朝文武向元帝祝贺,举行酒宴。
汉元帝简介
播报编辑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刘奭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元年(前49)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在位16年,病死,终年42岁,谥号为孝元皇帝。
相关年号
播报编辑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汉武帝(在位:前141年—前87年) | - | - | |
前140年—前135年 | 6年 | ||
前134年—前129年 | 6年 | ||
前128年—前123年 | 6年 | ||
前122年—前117年 | 6年 | ||
前116年—前111年 | 6年 | ||
前110年—前105年 | 6年 | ||
前104年—前101年 | 4年 | ||
前100年—前97年 | 4年 | ||
前96年—前93年 | 4年 | ||
前92年—前89年 | 4年 | 又作延和 | |
前88年—前87年 | 2年 | 此年号有争议,有人认为可能不是年号,详见本年号条目正文 | |
汉昭帝(在位:前87年—前74年) | - | - | |
前86年—前80年 | 7年 | ||
前80年—前75年 | 6年 | ||
前74年 | 1年 | ||
汉宣帝(在位:前74年—前49年) | - | - | |
前73年—前70年 | 4年 | ||
前69年—前66年 | 4年 | ||
前65年—前61年 | 5年 | ||
前61年—前58年 | 4年 | ||
前57年—前54年 | 4年 | ||
前53年—前50年 | 4年 | ||
前49年 | 1年 | ||
汉元帝(在位:前48年—前33年) | - | ||
前48年—前44年 | 5年 | ||
前43年—前39年 | 5年 | ||
前38年—前34年 | 5年 | ||
前33年 | 1年 | ||
汉成帝(在位:前33年—前7年) | - | - | |
前32年—前28年 | 5年 | ||
前28年—前25年 | 4年 | ||
前24年—前21年 | 4年 | ||
前20年—前17年 | 4年 | ||
前16年—前13年 | 4年 | ||
前12年—前9年 | 4年 | ||
前8年—前7年 | 2年 | ||
汉哀帝(在位:前7年—前1年) | - | - | |
前6年—前3年 | 4年 | ||
前5年 | 1年 | 又作太初 | |
前2年—前1年 | 2年 | ||
汉平帝(在位:前1年—5年) | - | ||
5年 | 居延汉简中这个年号被用至元始二十六年 |